手機版首頁進場圖片

世界末日?一夕間美人飲食大不同!

2014-11-25

世界末日?一夕間美人飲食大不同! | 文章內置圖片

(圖/取自網路)

 

 

1977年,卡特當政的時代,國會公布新的「飲食目標」,警告愛吃牛肉的人遠離紅肉,之後就進入「畏懼脂肪」的時代,可是後來,美國全民畏懼的對象又變成了碳水化合物。

 


這緣自一股媒體風暴,許多新飲食書籍深受阿特金斯(Robert C•Atkins)醫師的影響,認為:只要遠離麵包與麵食,不管吃再多肉都能減輕體重。



許多新流行病學研究也一致支持這種高蛋白、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式,認為讓人發胖的,是碳水化合物。



於是幾個月內,超級市場架上的商品重新陳列,餐廳的菜單也改了。
 


牛排的罪名被洗清,而麵包與麵食則名聲掃地;數十家烘焙坊與制麵廠接連倒閉,受到糟蹋的好食物更是不可勝數。
 


但是對於「食肉減肥法」的科學性,也有不少醫學專家持有異議。美國理查德·弗萊明教授(Richard M。Fleming)在阿特金斯醫師去世後,向紐約的醫學鑒定中心索要了阿特金斯的死亡鑒定書複印件,這份鑒定書顯示:阿特金斯有嚴重的心臟病和高血壓史,他死亡時的體重為258磅(約116公斤)。美國疾控中心參考他的身高(1.80米)后得出結論:阿特金斯死於肥胖引發的綜合征。
 


一個國家如果有紮實的飲食傳統,人們對食物的好惡不會搖擺不定,也不會因為每隔幾年新發現一種營養素,就把某項食物捧成仙丹或是打成妖魔。
 


擁有紮實飲食文化的社會,比如義大利或法國,是以飲食樂趣和古老傳統,而不是科學的準則來決定飲食的內容,這一點讓美國人百思不得其解,怎麼法國人吃了那麼多鵝肝、高脂乳酪等「有害」的食物,卻比美國人更苗條、健康?



其實人類靠著與生俱來的認知能力與記憶力,可以讓自己避開有毒食物而朝向營養植物。
 


比如說,人的味蕾喜歡甜味(碳水化合物的能量)、避開苦味(植物中有毒生物鹼的味道)。嘔吐反應讓我們遠離腐肉之類可能致病的東西。
 


而且,人類在歷史的發展中,也整合編匯了飲食之道的智慧,包括飲食的禁忌、儀式、烹調方式、規則等等。這樣看來,遵從傳統的飲食習慣,其實是最健康的方法。

 

 

 

【101創業大小事/整理報導】

 
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