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版首頁進場圖片

老家在何方? 陳又津「書寫新二代」的尋蹤之旅

2016-09-30

二○一三年九月,連鎖書店內擺滿《印刻文學生活誌》創刊十周年刊物,而封面,竟不是外界熟知的白先勇、余光中或其他世界藝文大老,而是她─歷來最年輕的封面人物,陳又津。

 

老家在何方? 陳又津「書寫新二代」的尋蹤之旅 | 文章內置圖片

 

或許你會好奇,陳又津到底是誰?個子小小、有著一頭小男孩般俏皮短髮的她,以《少女忽必烈》一書,成為備受矚目的臺灣文壇新秀。而去年,她的筆卻從魔幻的寫實,寫進她來自福建的爸爸、印尼華僑媽媽,以及書寫散落各處的臺灣新移民家庭故事之中。

 

新移民二代  就是個標籤罷了!

 

就像她在著作《準台北人》所敘述的,身為印尼華僑的母親,在一九八五年,買了一張單程機票,毅然決然地飛抵寶島,並在為期半年的觀光簽證即將到期前,將自己嫁給了較自己年長、戰後來臺的榮民,在三重定居下來。

 

「說我是外省二代也好,新移民二代也罷,不過就是個標籤而已!」問起陳又津面對跨國婚姻下的身份認同,她看著我,沒有遲疑地道出這句。

 

 陳又津說,小學時同學發現媽媽講話的口音不大一樣,曾問「你媽媽是不是外勞?」但她笑說,可能是因為從小媽媽會灌輸「你就是混血兒啊」的觀念,然後我用這說法去回應外界的質疑,他們也就信了,「但我長大時發現,外界所認知的混血兒,應該是金髮碧眼的長相,現在想想當時會那麼說還真有意思」。

 

不過,始終強調自己的生活歷程中沒有「新移民二代」標籤的陳又津,回應起父母親所謂外來身份所帶來的困擾時,安靜想了片刻,便說了,「過年時,當別人問我老家在哪時,我回答不出來,因為我沒有老家。」該說是中國大陸還是印尼?這種和別人不大相同的生命經驗,讓陳又津覺得,自己不是臺灣人。

 

當然,雖然媽媽為華僑身份,在印尼鄉下也曾學過中文,但由於在當地使用頻率不高,因此來臺後等同於鴨子聽雷,對於臺灣教育更是不瞭解,陳又津回憶,「我的聯絡簿幾乎是我自己蓋章的,」對於臺灣勞動階級甚至是所謂外配的家庭來說,這似乎再普遍不過的現象。

 

老家在何方? 陳又津「書寫新二代」的尋蹤之旅 | 文章內置圖片
(圖/取自網路)

 

「書寫新二代」

記錄隱匿於你我身旁的故事

 

近年,新臺灣之子、外籍配偶子女、新移民二代等名稱逐漸被外界提起,而陳又津在大學時期,才驚覺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。

 

在她的想法中,臺灣社會強調的新移民二代,不外乎是兩種類型,一是生活困苦,一是勤奮向學,獲得某某佳績等,「但介在這之中、連自己都覺得沒有被採訪價值的二代,他們的移民家庭故事又是什麼?」在這種想跳脫典型新二代窠臼的想法下,陳又津展開了她的「書寫新二代」計畫。

 

她開始逢人便說著她的採訪計劃,從身邊挖掘新移民二代故事,至今已三、四年,共累計二十多則故事。「很多新移民二代由於父母年齡差距較大,常會比一般人更早面臨長照問題,不少人親人相繼過往,只能一個人待在臺灣生活,這種舉目無親的感受,其實相當能引起共鳴,」陳又津分享在與新二代聊天時,所發現的共同之處,她認為,從這些共同經驗,就能讓隱身在各地的新移民二代知道,「原來有人的故事跟我一樣」的感覺!

 

 當然,不免俗的,在訪談的最後,依例問起了對於「新二代」的期許,她只淡淡地說,臺灣是個多元的移民社會,不管是外省人、本省人或是新移民,不過就是個集合名詞,如果有一天,臺灣社會能不再有這些標籤,那就再好不過了。

 

採訪後記

 

臨別前,陳又津臉上仍舊掛滿笑容,閒聊之餘,不忘對我囑咐著,「如果你周遭有新移民二代的朋友,請推薦給我!」說完,背起包包,揮了揮手轉身離去。

 

走回捷運站的路程,在腦中重整方才採訪的隻字片語,不禁佩服起她想為被主流忽視的新移民二代盡點力的心,她的計劃或許不那麼完善,但跨出的那一步,卻是對這社會的一種關懷……思及此,耳邊突然傳一聲「掰掰」,陳又津踩著自行車從我身旁呼嘯而過,或許,是趕著收集新移民二代的故事也說不定吧!

 

「不要以刻板印象去看待所謂的新移民二代、新臺灣之子 。」

 

老家在何方? 陳又津「書寫新二代」的尋蹤之旅 | 文章內置圖片

 

資訊來源:卓越雜誌

【101創業大小事/整理報導】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,請來信告知。

客服信箱:[email protected]

 

分享: